股指期货自2015年9月3日推出以来,一直是市场备受关注的热点。由于种种原因,在2016年2月4日被暂停交易。时隔一年半,股指期货终于在2017年8月28日恢复常态交易。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、期货监管部主任方星海在恢复交易仪式上,发表了重要讲话。讲话中,他重申了股指期货对市场建设的重要意义,并提出了下一步期货市场建设的思路。
方星海指出,股指期货恢复常态交易,是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举措,是完善期货市场体系的重要一步,对健全资本市场功能、服务实体经济、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。
1. 健全资本市场功能
股指期货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工具,其完善有利于提升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和定价功能。通过与股票现货市场互动,可以增强市场流动性,提高定价效率,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。
2. 服务实体经济
股指期货可以通过对冲风险、稳定预期等方式,有效降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。同时,股票指数期货作为价值标尺,可以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,促进企业长期稳健发展。
3. 维护金融稳定
股指期货具有避险和风险对冲功能,能够分散股票市场风险,有效防止极端情况下的市场剧烈波动。
方星海强调,股指期货恢复常态交易只是期货市场建设的一个方面,未来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期货市场建设:
1. 健全期货市场体系
进一步完善股指期货品种体系,丰富期货市场品种,满足投资者多样化需求。研究和推出更多创新型期货产品,如期货期权、产业指数期货等,提升期货市场活力。
2. 提高期货市场质量
加强期货市场监管,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,维护市场稳定和投资者合法权益。不断提升期货从业人员专业素质,加强市场风险管理,确保期货市场稳健运行。
3. 扩大期货市场开放
积极推进期货市场对外开放,深化与国际期货市场的合作,引进境外投资者参与期货交易,促进期货市场国际化进程。
方星海指出,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期,期货市场必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,深化市场改革,促进行业转型升级,为经济转型升级和金融业健康稳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1. 促进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
发挥期货市场价格发现、套期保值和风险管理功能,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。支持期货行业发展产业资讯、信息服务、商品仓储、物流配送等产业链延伸服务,促进期货市场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。
2. 提高期货市场监管效能
加强监管创新,运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,提升监管效能。完善期货市场违法违规处罚体系,加强市场自律,维护市场公平有序。
3. 增强期货市场金融功能
丰富和优化期货市场产品体系,支持期货市场发展避险工具。积极探索以期货为基础的金融创新,以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多元化需求。
股指期货恢复常态交易,标志着我国期货市场建设迈上了新台阶。展望未来,期货市场将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、提高市场质量、扩大市场开放,并更好服务实体经济,助力经济转型升级。